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名为《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二首》。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注释:太阳暖洋洋的,大地回暖,积雪融化了一半,道路两旁长满了青草,马蹄声显得特别响亮。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来渲染气氛,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通过“行人”和“马声”两个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欢快与活泼。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注释:蜿蜒曲折的九华山路上云雾缭绕,遮蔽了寺庙;清新的弋江村畔柳树轻拂着小桥。
赏析:第三句描写的是路途之上的景象,诗人用“云遮寺”形容路途之远,用“柳拂桥”来形容沿途风景的优美。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行者的心情愉悦。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注释:您的意志像大雁般坚定高远,而我的心情却像是飘扬的旌旗一样摇摆不定。
赏析: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离开时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感到欣慰,因为友人意志坚定;另一方面又有些不舍,心情难以安定。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情绪巧妙地表达出来。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释:我们一同前往,却无法同返;面对春天的故国,只能独自面对寂寞。
赏析:最后两句是对离别之情的进一步抒怀,诗人感叹两人虽然同行却不能一起回去,面对春天的故地只能独自感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描绘了旅途的风景,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国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