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
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注释】

将:带领。

留题:留在壁上作为题记。

扬州禅智寺:在扬州,是隋炀帝的行宫,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南。唐贞观年间改名为禅智寺。

【赏析】

这是一首留题诗。诗中描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到扬州后,在禅智寺壁上留下的题词。首句说:“故里溪头松柏双”,说明诗人当年离开家乡时,正是春天,溪头的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的,现在已是“双”了;次句说:“来时尽日倚松窗”,诗人来到扬州后,每天都是靠窗而坐,看窗外的风景。第三句是写杜陵和隋苑,杜陵是唐朝的名胜地,隋炀帝曾建都于长安,称大兴城,其东南有曲江池,池中有蓬莱山,山上有太液池,池中有龙首山,山上有蓬莱山。杜公亭即杜公祠也,在长安城南,因杜牧曾作《阿房宫赋》,所以又称杜陵,隋炀帝曾经在这里游玩,后来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隋朝灭亡。“秋晚南游更渡江”,这里暗指隋朝的灭亡,当时作者正在南方,所以说“秋晚”。

【译文】

故乡溪头的松树和柏树依然挺拔,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我来的时候整天靠在窗户旁凭吊。

杜陵隋苑已经成为废墟,秋天傍晚又乘舟渡江南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