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释】:
题木兰庙:为木兰庙写的一首诗。木兰,即花木兰,古代巾帼英雄,代父从军,保卫国家安全。
弯弓征战:拿起弓箭上战场打仗。
作男儿:做男子汉大丈夫。
梦里曾经:梦中经历过。
与画眉:在闺房中绣着花枝。
几度思归:多少次想念回家。
把酒:举杯饮酒。
拂云堆:指山峦叠嶂。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美女,被匈奴呼韩邪单于抢去作妻子,她出塞和亲,被称为“昭君”。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作者任江宁县(今南京)县令时所作。诗的首联用典,点明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颔联化用典故,写出了木兰思念家乡之情;颈联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民族和睦的渴望。
首联是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疆场,英勇善战;而木兰在梦中也曾回到故乡,与父母家人团聚,过上幸福生活。“弯弓”句暗承“木兰”,写木兰代父从军;“梦回”句承接“木兰”,写木兰梦回家乡。两句一正一反,既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也写出了她的思念之情。“梦里曾经”四字点明木兰曾梦回故里,与家人团聚。
次联紧接第一联,化用典故,写木兰思念家乡之情。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自有汉宫宠,彩绣衣裳入建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诗以王昭君出塞为例,说明女子远嫁异邦,思念家乡,盼望早日归来。“几度思归”四字点明木兰思念家乡之情之久,可见其思家之切。
末联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拂云堆上祝明妃”一句,化用典故,写诗人遥望远方,想象当年王昭君登上高高的山峰,对着云雾之上的神祠祈祷,祈求祖国山河平安、边疆太平。“拂云堆上”暗承“明妃”,写诗人想象王昭君祈祷的场景;“祝明妃”则直接点明诗歌主题,表达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咏史诗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平安、边疆太平的渴望之情。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情感色彩。诗人以咏史为名,实则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典故,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