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诗句释义与赏析
杜牧《咏袜》七绝欣赏
- 诗句原文
钿尺裁量减四分,
纤纤玉笋裹轻云。
五陵年少欺他醉,
笑把花前出画裙。
- 译文解析
- 首句“钿尺裁量减四分”,形容用精致的小尺子裁剪袜子,使得每寸都显得恰到好处,四分即是四分之三,表现出精细的工艺和审美追求。
- 次句“纤纤玉笋裹轻云”,将袜子比作美玉般的笋儿,包裹着轻薄如云的质感,形象描绘了袜身轻盈透明的美感。
- 第三句“五陵年少欺他醉”,借用五陵少年指代富有的年轻公子,暗示这些年轻人因爱慕而醉心于女子的美丽。
- 尾句“笑把花前出画裙”,描绘了在花前欣赏美丽袜子的场景,如同画作一般,让人陶醉。
- 注释与关键词解释
- “钿尺”,古代用来裁剪衣服的精致工具,常用金玉或象牙等材料制成。
- “玉笋”,比喻女子的手指纤细修长,像春笋一般。
- “轻云”,用以形容袜身轻薄、飘逸的特点。
- “五陵”,泛指长安附近的贵族聚居地,多指代富贵人家。
- “出画裙”,指袜形精美到仿佛是一幅画作。
- 赏析
- 杜牧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袜上之美,展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极高追求和崇尚。
- 诗中“五陵年少”与“玉笋裹轻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与纯洁美好的深刻思考。
-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文化素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
-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了解唐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文化背景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均有显著成就。
- 杜牧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赏。他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 此诗中对女子美丽服饰的赞美,不仅是个人审美的表现,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外在美的重视。
- 历史影响
- 杜牧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后世,成为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 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杜牧的这种细腻描写风格被广泛引用,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典范。
- 该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的视角,还对后世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