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
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
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寄从叔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
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
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注释:
- 三族不当路: 指家族中的人因为犯罪被贬谪到外地做官,所以不能像其他家族那样有权有势。
- 长年犹布衣: 即使长时间在官场,也仍然穿着布衣。
- 苦吟天与性: 形容自己天生就喜欢诗歌创作。
- 直道世将非: 正直的品格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遭受非议。
- 雁夜愁痴坐: 坐在夜晚的雁群里发呆,感叹人生的孤独和凄凉。
- 渔乡老忆归: 回忆起在渔村度过的日子,怀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 为儒皆可立: 只要努力学习儒学,就可以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 自是拙时机: 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好机会,因此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阐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联“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诗人出身于一个因犯罪而被贬谪的家族,而自己却一直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诗人深感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
颔联“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和行为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天生就喜欢诗歌创作,而这种特质在社会上往往会受到质疑和误解。然而,他坚信自己的正直和坚持正道是不会被世人所抛弃的。
颈联“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夜晚的雁群中,他感到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鸟儿,只能在异乡漂泊。而在渔村里,他又回忆起过去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这些回忆让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凄凉。
尾联“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期许。他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儒学,就能够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无奈的咏怀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他也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阐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