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
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
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
喧然公论在,虽滞楚南春。

【注释】

得罪非天意:指被贬是不合天意的。 谪去身:指被贬是自身所犯的罪。 迁客:古代称迁谪在外的人。 公论:公正的议论。 楚南春:指被贬在楚地,春天来临时也不得回家。

【译文】

你因得罪皇帝被贬谪到南方,这并不是你自身所犯的罪,而是皇帝的旨意。 你一心只想向君王进谏,却没想到会触犯他人,因此被贬。 自古以来就有被贬谪的人,但哪有不忠心耿耿的臣子? 如今你的正直之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同情和赞扬,即使你在南方度过了漫长的冬天,人们也会为你辩护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朝廷而南下的深深不舍和忧虑之情。诗人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动人。

首句“得罪非天意”,直接表达了友人被贬的原因并非是皇帝的意思。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不满,又暗示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接着,“分明谪去身”,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是被贬的事实。这一细节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友人的遭遇,从而产生共鸣。

第二句“一心贪谏主”,表达了友人一心只想着为君王进谏,却没想到会触犯他人,因此被贬。这句中的“贪谏”,既是友人的特点,也是诗人对他性格的写照。同时,“开口不防人”则描绘出了友人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

第三句“自古有迁客”,指出自古以来就有被贬之人,但这并非是他们自身所犯的罪。这一句既揭示了历史事实,又为下文埋下伏笔。接着,“何朝无直臣”,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遭受不公待遇,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忠诚。

最后一句“喧然公论在,虽滞楚南春”,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用“喧然公论在”来形容人们对友人的支持和同情,这是对他坚定信念的肯定。而“虽滞楚南春”则暗示了尽管友人身处偏远之地,但正义和真理的力量仍然存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正直、忠诚和勇气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