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
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
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禅和法师的简朴生活。下面是逐句释义:
- 少见修行得似师:意思是很少有人能够像禅师那样修行。
- 茅堂佛像亦随时:意味着在简陋的小茅屋内,佛像也随处可看,随时可见。
- 禅衣衲后云藏线:形容禅师的袈裟虽然破旧,但依然有如云般飘渺、如线般细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夏腊高来雪印眉:意指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禅师的眉毛上也能留下雪的痕迹,形容禅师的禅定功夫深厚。
- 耕地诫侵连冢土:意思是在做农活时,告诫自己不能侵犯别人的坟墓,体现了禅师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 伐薪教护带巢枝:意思是砍柴时,教导自己的徒弟要爱护树木,不要伤害到鸟巢,体现了禅师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 有时问着经中事:有时候会向弟子们询问《金刚经》中的典故或者道理。
- 却道山僧总不知:意思是尽管师父经常向弟子们讲解《金刚经》的内容,但却说自己并不懂,这表现出了一种谦虚和自嘲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生活状态,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禅师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见真情,让人感受到禅师的质朴和高尚。同时,诗人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禅宗对于自然、和谐、慈悲的教义。整首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