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
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
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诗句释义】

献长沙王侍郎:向长沙王的侍郎进献自己的诗词。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文人墨客们逐渐看到射台上闪烁着的明星,他们仰视它们就如同盼望甘霖滋润大地一样。

天泽逼来逢圣主:天上的云彩渐渐聚集,仿佛是君王的恩泽降临。

辞林盛去得书生:辞藻华丽的文章渐渐散去,只有书生们在其中寻觅学问。

云妆岳色供吟景: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女子的妆容一般美丽,为吟咏景色提供了美好的背景。

月浩湘流递政声: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湘江之水,传递着朝廷的政治之声。

美化事多难讽诵:美化的事情往往难以让人理解,难以被人们记住。

未如耕钓口分明:与耕种钓鱼相比,耕钓之事更加明确易懂。

【译文】

向长沙王的侍郎进献自己的诗词;文人墨客们逐渐看到射台上闪烁着的明星,他们仰视它们就如同盼望甘霖滋润大地一样。

天上的云彩渐渐聚集,仿佛是君王的恩泽降临。辞藻华丽的文章渐渐散去,只有书生们在其中寻觅学问。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女子的妆容一般美丽,为吟咏景色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湘江之水,传递着朝廷的政治之声。美化的事情往往难以让人理解,难以被人们记住。与耕种钓鱼相比,耕钓之事更加明确易懂。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政治生活的感慨。

首句“献长沙王侍郎”,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目的。诗人为了表达对长沙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特地献上了自己的诗词。这体现了诗人对长沙王的尊敬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第二句“文星渐见射台星”,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墨客们逐渐看到射台上闪烁着的明星的场景。这里的“文星”象征着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才华,而“射台星”则象征着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墨客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三句“皆仰为霖沃众情”,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墨客们的智慧和才华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他们都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滋润和滋养国家和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期望。

第四句“天泽逼来逢圣主”,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是君王的恩泽降临的景象。这里的“天泽”象征着皇家的恩典和庇护,而“圣主”则指代了君主或统治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或统治者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第五句“辞林盛去得书生”,则是说辞藻华丽的文章渐渐散去,只有书生们在其中寻觅学问。这里的“辞林”指的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而“书生”则是指那些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界的关注和期待。

第六句“云妆岳色供吟景”,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女子的妆容一般美丽的景象。这里的“云妆”意味着云雾缭绕的样子,而“岳色”则指的是山的颜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第七句“月浩湘流递政声”,描绘了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湘江之水,传递着朝廷的政治之声的景象。这里的“月浩”意味着月光明亮,而“湘流”则指的是湘江的水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关注和期待。

最后一句“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则是说美化的事情往往难以让人理解,难以被人们记住。相比之下,耕钓之事则更加简单明了,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钓鱼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君主或统治者的敬仰、对学术界的关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农耕钓鱼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向往等多重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