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注释:

  1.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 莫认:不要以为、不认为。
  • 双林:通常指佛教的丛林,也泛指修行人聚集的地方。
  • 禅栖无地:在禅宗里,修行者没有固定的居所,随缘而住。
  • 亦无金:这里指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财富。
  1.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 塔前尽礼:指对塔前佛像或塔本身表示最高的敬意。
  • 衲下:即衲子,指的是和尚或者修行者,这里的“衲”是指僧人的衣服。
  • 谁宗印了心:意指谁能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教的核心教义。
  1. 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 笠象胤明: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难以捉摸或不易理解的事物,如谜语或深奥的道理。
  • 线源分派:比喻事物的起源和脉络复杂且难以追溯。
  • 寸难寻:意味着即使是微小的部分,也可能隐藏了许多深意。
  1.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 吾师觉路:指的是老师的智慧之路或修行之路。
  • 大藏经门:指佛教的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重要载体。
  • 一夜吟:形容在深夜中独自沉思或诵读佛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护国大师塔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塔前的佛像或塔本身表示最高的敬意,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修行精神的尊重。接着,诗人提到了“衲下谁宗印了心”,表达了对真正的修行者和佛教教义理解者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护国大师塔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在阅读大藏经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教诲,从而在深夜中独自沉思或诵读佛经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