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注释】:
- 上得孤城向晚春:登上了孤零零的城楼,面对傍晚的春天。
- 眼前何事不伤神:眼前什么事情不令人伤感?
- 遍看原上累累冢:仔细察看那原上的一座座坟墓。
- 曾是城中汲汲人:曾经是城内奔波忙碌的人。
- 尽谓黄金堪润屋:都说黄金可以用来装饰房屋。
- 谁思荒骨旋成尘:又有多少人想到死后的尸骨很快会化成尘土呢?
- 一名一宦平生事:一生的官职、仕途。
- 不放愁侵易过身:不让忧愁侵入我的身体,容易过去。
【赏析】:
这首七律,以登高望远之兴,抒写人生感慨,寄寓着诗人对仕宦生涯和人生命运的沉思与慨叹。
首联“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是说:登上这个孤城时,正是暮春时节,眼前的事情哪一件不让人伤感呢?这一句是全诗的发端,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总线索,即从登城开始进入主题。
颔联“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是说:仔细察看那原上的一座座坟墓,曾几何时这里又是城里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啊!这是全诗感情发展的第二层次,由登城而及坟冢;由登城而及城中奔走的人流。
颈联“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是说:人们都说黄金可以用来装饰房屋,又有谁想到死后的尸骨很快就要化为尘土呢?这是全诗感情发展的第三层次,由坟冢而及城中人的活动,由城中人的活动而及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
尾联“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是说:一生的官职、仕途,都是我的平生之事,不让忧愁侵袭我的身体,轻易地过去。这是全诗感情发展的第四层次,也是全诗感情升华的地方。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杰作,它以登城望远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坟墓和城中人的描绘,以及对黄金和生命的比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哀和痛苦。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安慰和鼓励,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