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以下是对《哭陈陶》逐句的详细解读:
- 诗题:《哭陈陶》
- 作者:曹松。曹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 诗句解读:
- “耒阳山下伤工部”:耒阳山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这里指的是杜甫。杜甫被后世尊称为“杜工部”,所以这句诗是在描述在耒阳山附近哀悼杜甫的情景。
- “采石江边吊翰林”:采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一个地名,翰林是指文官学士,这里的“翰林”可能指的是杜甫的好友、同僚或者自己的文职生涯。这句诗表达了在采石江边悼念杜甫的情感。
-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这里的“两地荒坟”可能指的是杜甫在耒阳和其他地方的墓地,而“开解哭君心”可能表示尽管身处异地,人们仍然思念和理解杜甫的心。
- 关键词解释:
- 耒阳山: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山之一,与杜甫的生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 工部:古代官署名,泛指中央政府中的工部官员,这里特指杜甫。
- 翰林:古代官署名,指皇帝近臣中擅长文学的人,这里指杜甫的友人或同事。
- 荒坟:指无人祭拜的坟墓。
- 开解哭君心:表达一种虽然悲伤但能以理解和慰藉来安慰自己的心情。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甫的两个重要地点——耒阳山和采石江边,展现了人们对杜甫深深的怀念和尊敬。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杜甫墓地的描述,传达了即使身处异地,人们也依然怀念和理解他的心情。
《哭陈陶》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杜甫深切怀念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