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
是日风波霁,高唐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
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的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一个字。

“度巴硖”三字,点题。巴峡,即今四川东部巫山以东,瞿塘峡以西长江三峡中的巫峡。峡中水道湍急,舟行甚险,因此古人常说:“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登高》)。诗人送别朋友从夔门(在四川奉节)出发去荆州,就写了这首诗。

第一、二句写送别的情态和环境。客人要渡船过三峡了。“传尔”犹言“请尔”、“你”。这两句的意思是:请你上船吧,你溯流而上去吧!“客从巴水度”,是说客人要从巫峡口的巴水渡口渡过三峡;“传尔溯行舟”意思是请客人乘船顺流而下,不要逆流而返。这句既表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是早晨,也暗示出客人将远行。

第三句“是日风波霁”,写天气情况。这句的意思是:这一天,天气突然晴朗起来,没有风也没有雨了。“是日”指这一天,“风波霁”指风平浪静,天气放晴。这句既写出了天气的突变,也照应了前两句的送别之情。

第四句“高唐雨半收”,写景色的变化。“高唐”即古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境内,长江三峡中瞿塘峡口的北岸。这里泛指巫峡口一带的高山大川。“雨半收”意谓雨势减弱,一半已经停歇了。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一天,天气放晴了,雨停了。这一句与第三句互文见义,既是实写,也是虚写。

第五、六句是写景语。“青山满蜀道”,“绿水”二字点明时令是春天。这句的意思是说:一路上,青山连绵,一直伸向蜀国的边境;一路上,碧绿清澈的江水向东奔涌而去。这两句写的是山水之美,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是进一步写自己的感怀。“满”、“向”这两个动词,使诗句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内心感受。“不作书相问”,意思是:我不去写信来询问你。这句是说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临别叮咛:“念余欲住蓬莱阁,几度桃花红似锦。”意思是说我不能像古人那样临别嘱咐:我想在蓬莱阁居住,可是那桃花开得多么艳丽,好像锦缎一样!这里的作者用典自屈原《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意思是:我的心情多么悲伤啊!“谁能慰别愁?”这句问话的意思就是说:有谁能够安慰我的离愁别恨呢?

全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一气呵成。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前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并描写自然风景,以烘托气氛,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中间四句由景入情,先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然后直抒胸臆,表达惜别之情,并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尾联直抒别情,点明题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