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
露华凝夜渚莲尽,月彩满轮山驿孤。
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
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

宿山驿

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

露华凝夜渚莲尽,月彩满轮山驿孤。

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

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

注释:

  1. 文战:文学上的战争、较量。
  2. 何堪:怎么经受得起,承受不住。
  3. 羸马:瘦弱的马,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4. 指天衢:指向天空的大道。
  5. 岐路:歧路,岔路,比喻仕途或人生道路。
  6. 岐路辛勤终日有:在歧路上辛苦奔波终日没有结果。
  7. 乡关音信隔年无:家乡的音讯和消息隔了一年还没有听到。
  8.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隐姓埋名,泛舟五湖(今太湖一带)而去。
    赏析:
    《宿山驿》是一首抒发作者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情的诗作。全诗以“宿山驿”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艰辛跋涉,怀才不遇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豁达胸怀。
    首句“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诗人用“文战”一词来概括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既表明了他曾经有过文学上的追求和努力,也暗示了他未能实现这些愿望的原因。接着,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在仕途中的无奈与辛酸。这里的“又驱羸马指天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仕途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如同一只瘦弱的马儿被驱使着去面对广阔的天空。这种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艰难处境,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第二句“露华凝夜渚莲尽”,诗人继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描写露珠凝结在夜幕笼罩下的湖泊上的莲花上,以及月光映照下山驿显得格外孤独的画面,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色的向往。
    第三句“月彩满轮山驿孤”,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山峰。在这里,诗人运用色彩丰富的语言,将月光映照在山驿之上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山驿孤零零地矗立在夜空下,仿佛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四句“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诗人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处境。这句诗表达了他在仕途上的努力和坚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和等待,诗人始终无法得到家乡的消息和音信。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他的心境更加复杂和痛苦。
    第五句“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诗人在这里突然转变了语气,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认为,既然自己无法在这个官场上立足,不如像范蠡一样隐居江湖,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也正是他所向往的。因此,他决定高悬风帆,回到那片充满诗意和美好记忆的五湖之地。
    整首诗以“宿山驿”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艰辛跋涉、怀才不遇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豁达胸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