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诗句释义与译文: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赏析:
《绣岭宫词》是晚唐诗人李洞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历史的回忆,通过对比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深切关怀和感慨。

诗中“绣岭宫前鹤发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年老的官员,他依然在歌唱着开元时期的太平盛世。这里的“鹤发”形容老人的头发白得像鹤羽一样,而“犹唱开元太平曲”则表明尽管时代已经变迁,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并未减少。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忧虑。

诗的第一句“春日迟迟春草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春日迟迟”意味着春天虽然来临,但并不热烈,给人一种温暖而缓慢的感觉。《诗经》中有类似的描述:“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这里的“春草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萌生。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生命,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变化。而“野棠开尽飘香玉”,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野棠花盛开,花香四溢,如同玉石般珍贵。这既是一种自然之美,也是生命之美的象征。野棠花的开放,不仅是春天到来的标志,也是生命繁荣的象征。它代表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此外,“野棠开尽飘香玉”还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野棠花虽然美丽,但终究会凋零,它的盛开是为了短暂的美丽,而不是为了永恒的存在。因此,这也是一种生命观的体现,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

《绣岭宫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多样性,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时政的关注和忧虑,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