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万树鸣蝉隔岸虹
  • “万树”意味着许多树,这里特指乐游原上的大树。
  • “鸣蝉”描绘了夏日的景象,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
  • “隔岸虹”指的是远处河面映出的彩虹,通常出现在傍晚时分。
  • 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示了一幅热闹与宁静并存的自然景观。
  1. 乐游原上有西风
  • “乐游原”是古时的一处游览胜地,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 “西风”代表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站在乐游原上,感受到秋风拂面的凉意。
  1. 羲和自趁虞泉宿
  • “羲和”是古代神话中负责驾驭太阳的神。
  • “虞泉”也是传说中的日落之处,这里可能是指日落时太阳接近的地方。
  • “自趁”意味着羲和自己赶路,不肯停留。
  • 这个描述赋予了羲和以人性化的特征,展现了太阳神不愿黄昏到来的形象。
  1. 不放斜阳更向东
  • “不放”表达了一种执着的态度,即使是到了夕阳时分也不能改变方向。
  • “斜阳”指的是太阳即将落下的方向。
  • “更向东”强调了太阳最终会回到东方,但在这里却不肯离去。
  • 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鉴赏:

《乐游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留恋。诗中的“万树”、“西风”、“虹桥”等元素,不仅生动描绘了乐游原上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羲和自趁虞泉宿”一句,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赋予了太阳以人格化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夕阳西下的无奈与留恋。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乐游原风景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流露。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