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注释】

《房中曲》:乐府《清商曲辞》旧题。

蔷薇泣幽素:以蔷薇比美女,泣喻泪流满面。幽素,指女子的肌肤。

翠带花钱小:用翠带和金钱作装饰,形容女子服饰华贵。

娇郎痴若云:娇美的男子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飘忽不定,比喻男子迷恋女子而神魂颠倒。

抱日西帘晓:在朝阳初升时分抱着阳光入内。

枕是龙宫石:美人所枕,犹如龙宫中的玉石,光彩熠人。

割得秋波色:秋波,即秋水般清澈的眼睛。

玉簟失柔肤:玉簟(席子的美称),指席子的纹理如玉般细腻光滑。柔肤,指席面柔软光滑。

但见蒙罗碧:只见席面上蒙罗纹织成的色彩斑斓。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想起去年春天时,两人尚未说话,就已感到悲伤痛苦了。

锦瑟长于人:与“锦瑟”相比,自己却显得衰老了。锦瑟,一种弦乐器。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今天的涧底松树,明天就会变成山头的柏树。檗(bò),一种树木,常用于指代柏树。

愁到天池翻:愁绪如同翻起的池塘一样汹涌澎湃。天池,这里形容愁情深重。

相看不相识:彼此对视,却仿佛不认识。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上片写女子的容貌,下片写女子的内心。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借物寄怀,托古讽今,言近旨远,委婉深沉。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蔷薇花的花瓣白得像幽静的月色,花心黑得像珍贵的珍珠,晶莹发亮,美丽动人。用蔷薇花比喻女子的美貌,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法。这里用“泣”字,形象地描绘出女子泪流满面的神态。“翠带”两句写女子的妆饰,“小”字写出她的娇美。这两句写女子的美丽,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娇郎痴若云”,写一个男子痴情如云彩一般飘渺不定。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男子的多情写得淋漓尽致。

“抱日西帘晓”写女子在朝阳升起时抱着阳光进内的情景。这两句既描写了女子的外貌,又写出了女子的动作,生动传神。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这里写的是女子的枕头,它像龙宫里的玉石一样珍贵;她的眼睛也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明亮。这两句既写女子的枕头和眼睛,又写出了女子的神态。这两句既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之情。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玉簟(席子的美称)失柔肤,指席面的纹理如玉般光滑细腻。蒙罗纹织成的色彩斑斓,指席面上的花纹色彩斑斓。这两句写女子枕席上的席子,既写出了席子的质地,又写出了席子的花纹。这两句既表现了席子的美观,又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喜爱之情。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回忆起去年春天时,两人尚未说话,就已感到悲伤痛苦了。这两句写女子回忆往事的心情,既有悲伤,又有痛苦。这两句既表达了女子的心境,又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用锦瑟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现在自己就像涧底的松树一样衰老了。这里的“长”字既表示时间之久,又表示青春之少;而“山头檗”则暗喻自己像山头上的黄柏树一样老去。这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女子的命运,既写出了女子的青春易逝,又写出了自己的衰老之快。这两句既表达了女子的感慨,又表现了诗人的忧虑。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这两句写女子心中的忧愁如同翻起的池塘一样汹涌澎湃,彼此对视,却仿佛不认识了。这两句既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描写,又是对两人感情的抒发。这两句既表达了女子的忧愁,又表现了诗人的关切。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来烘托主题,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