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
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

注释:

1 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 “夷齐”是古代的两个著名人物:伯夷和叔齐。他们都是商朝末年的人,因反对纣王暴政而隐居山林。“互崇让”指的是两位贤者互相推让,不愿意在乱世中争夺权力。“弃国从所钦”,意为放弃自己的国家,追随心中的敬仰对象。
  1.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 “聿来”意味着来到,“宗周”指的是宗室的周朝。这里表示夷齐来到了周王朝。“乃复非其心”,意为最终背离了心中所敬仰的对象。
  1. 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
  • 这里的“世浊”指的是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时代。“冰清”则是比喻高尚纯洁的品质像冰雪一样清澈透明。首阳山是伯夷和叔齐隐居的地方,他们在山上采薇为生。
  1. 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
  • “采薇”是指采集野菜维生。“羲农”指的是伏羲和神农,他们是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高义越古今”表达了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赏析:
这首《高士咏混元皇帝》通过对夷齐的描绘,展示了他们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坚持。在乱世中,夷齐舍弃了自己的身份地位,选择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他们的选择在当时看来可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愚蠢,但他们的行为却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境界。

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夷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对照。当社会变得浑浊不堪时,人们往往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但夷齐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仰,这种坚持不仅让他们在个人生活中找到了意义,也为后世树立了道德榜样。

最后一句“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它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尽管时代变迁,但那些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仍然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被后人铭记和传颂。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整个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