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
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
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
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
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
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
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诗句解释:

  1. 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
  • 驰光:形容时光迅速流逝。
  • 无时憩:没有停止的时刻。
  • 加我五十年:给我增加了五十年的寿命。
  • 译文:时光如飞逝的光速,我无法停歇,这给了我额外的五十年生命。
  • 注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渴望。
  1. 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
  • 知非: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 慕伯玉:比喻仰慕像伯玉这样的贤者。
  • 读易:研读《周易》。
  • 宗文宣:尊奉孔子为文宣王。
  • 译文: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仰慕着像伯玉一样的贤者,尊崇并遵循着孔子的教诲。
  • 注释:这里强调了谦逊学习的态度和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1. 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
  • 经世: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 匪吾事:不是我分内的事情。
  • 惟道全:只有遵循道德才能完美无缺。
  • 译文:治理天下不是我分内的事,但我追求的是遵循道德,达到完美的境地。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理想追求,即通过道德来完善社会,而非仅仅关注权力或地位。
  1. 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
  • 谁言:何人能说。
  • 帝乡:天上的仙境。
  • 译文:谁说天上的仙境遥远不可及?自古以来,真正的仙人们比比皆是。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凡人生活的一种讽刺。
  1. 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
  • 馀滓:残余的杂质。
  • 译文:那些尘世的杂念和烦恼永远可以洗涤干净,只要保持一颗清净之心。
  • 注释: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1. 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
  • 孰能:谁能。
  • 无相与:不相互勾结。
  • 译文:谁能避免与他人的交往?一旦摆脱了这种关系,就忘记了所有手段和工具。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往来的看法,认为过于依赖手段和关系会让人迷失方向。
  1. 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 安用:哪里需要。
  • 时变:时代变迁。
  • 译文:哪里需要去应对时代的变迁?我只期望自己能够达到九霄云外的境界。
  • 注释:这里的“安用”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而“期升九天”则体现了他对于超越尘世、追求更高的境界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自我勉励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目标和理想追求等内容,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诗中的关键词“驰光”、“五十年”、“知非”、“道全”、“帝乡”、“真仙”、“馀滓”、“秉心”等,都富有深意,既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展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