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诗句如下:
官军西出过楼兰,
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剑尾,
葱山夜雪扑旌竿。
译文为:
官军的大军向西挺进,越过楼兰,营帐靠近了月窟,夜晚的寒气逼人。 在蒲海的清晨,剑锋上挂着霜,而葱山的夜晚,大雪纷纷落在旗帜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边塞景象,充满了战争的气息和对胜利的喜悦。岑参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和英勇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官军西出过楼兰”一句,展现了军队的勇敢和坚决,他们不仅越过了楼兰,还继续前进,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这种勇气和决心让人感到震撼。同时,诗中的“营幕傍临月窟寒”也描绘了边疆夜晚的景象,寒冷的天气和简陋的营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军人的艰辛。而“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则进一步展现了战场的残酷和无情。这里的“蒲海”和“葱山”分别是蒲州和葱山,都是古代中国西部的地名,代表了广阔的地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也表达了对士兵们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和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