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是诗人客居金陵时所作。前六句写景抒情,后两句抒发羁旅之情。
“三山”二句:诗人眺望远方的金陵城,心中充满对谢朓的怀念。三山是谢朓曾任宣城太守的地方,谢朓是谢安族孙,出身名门望族。诗人遥忆谢朓,怀古伤今,感慨万千。水澹:江面波平如镜。望长安:眺望长安。长安,即今西安。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诗人遥想当年谢朓任宣城郡守时,他站在三山之巅,望着波平如镜的长江水,远眺着繁华的京都长安。诗人遥怀谢朓,感慨万千。芜没:荒芜、衰败。河阳县,指河阳县故址,在今河南焦作市西。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
“秋江”二句:诗人站在江边,看到北去的秋江正从眼前流过。卢龙:泛指北方地区。霜气:指秋天的冷气。鳷鹊:一种喜鹊。月光寒:指月亮明亮寒冷,照彻人间。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北去的江边,看到了北去的秋江从眼前流过。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
“耿耿”句:耿耿,形容心情不平静、不安定。琼树:美玉制成的树。此句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
“天涯”句: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河阳县的高台上远眺着繁华的长安;如今诗人却只能独自站在江边遥望长安,心情无法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客居金陵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金陵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谢朓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辽远,情感深沉悲凉。
第一联:“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出诗题中的两个关键词“三山”和“长安”。三山是指谢朓曾经担任过宣城郡太守的地方,而谢朓也是诗人的偶像,诗人遥想昔日谢朓曾在此地望长安,感慨万千。水澹:波平如镜。望长安:眺望长安。长安,即今西安。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昔日谢朓曾经站在三山之巅,望着波平如镜的长江水,远眺着繁华的京城。这一句中“望长安”写出了作者对长安的向往之情,“望长安”又与“水澹望”遥相呼应,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第二联:“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河阳县”是诗人曾经任职的地方,“芜没”“河阳县”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遥想昔日河阳县故址,现在已是荒芜不堪,只剩下一片废墟。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遥想昔日河阳县已不再有昔日的繁华,只有荒芜一片。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联:“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这二句写景,卢龙指的是北方地区,鳷鹊是一种喜鹊,月光寒则说明天气寒冷,诗人遥想当年谢朓曾经站在三山之巅,望着波平如镜的长江水,远眺着繁华的京城。这一句话中“望长安”写出了作者对长安的向往之情,“望长安”又与“水澹望”遥相呼应,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第四联:“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这二句写景,诗人遥想昔日谢朓曾经站在三山之巅,望着波平如镜的长江水,远眺着繁华的京城。这二句中“望长安”写出了作者对长安的向往之情,“望长安”又与“水澹望”遥相呼应,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这一句中“耿耿”二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以“天涯”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辽远、情感深沉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