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下面是逐句释义: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在山中行走,听到远处犬吠的声音,这声音伴随着潺潺的水声。抬头望去,可以看到满树桃花,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显得格外鲜艳、浓郁。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随着深入山林,诗人发现有几只小鹿在树林里自由地奔跑,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诗人也注意到,到了中午时分,溪边并没有听到寺庙中传来的钟声,可能是因为寺庙不在附近,或者是因为山林中的鸟儿叫声掩盖了钟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继续前行,诗人发现了一片竹林,那里的竹子高高耸立,仿佛把整个山谷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青雾之中。而在竹林的旁边,有一股飞泉从翠绿的山峰上倾泻下来,形成了一条白色的瀑布。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虽然周围环境优美,但没有人陪伴,诗人只能孤独地站在两棵松树旁,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和忧愁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大自然的一次深情的描绘。他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勾画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中的景物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声色俱佳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投入,使读者也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欣赏和内心感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