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是李白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对友人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诗句解读
  •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这里用碧瑶树比喻王炎的高洁品格,一树突然被摧毁则表达了对友人突然去世的悲痛和震惊。
  •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四海之内的老朋友都为之悲伤哭泣,而天涯海角的人们也纷纷前来吊唁。
  •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意味着未能施展才华如霖雨润物,先失去了治国济世的材料。
  • “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广陵散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失去知音或朋友,鸣琴不再弹奏。
  1. 译文
  •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王氏家族中一棵高耸入云的碧瑶树,忽然之间被摧毁了。
  •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整个国家的人都为此悲痛欲绝,远方的朋友带着哀伤飞鸟来到此地。
  •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我未能完成像甘霖那样滋润万物的使命,反而失去了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
  • “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广陵散的演奏被迫停止,我的琴声再也无法响起。
  1. 注释与赏析
  • 王家碧瑶树:碧瑶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常用来形容人才。
  • 一树忽先摧:表示一种突发的、无法预料的不幸事件。
  •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为友人的离世感到悲痛。
  •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暗示自己虽有才能但未得以施展,如同甘霖未至而已失去治理国家的人才。
  • 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广陵散是古代著名的乐曲,这里比喻自己的才艺和理想被废弃。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到李白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非凡的成就,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社会责任感也值得人们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