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
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
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
行融亦俊发,吾知有英骨。
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
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
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
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
【注释】
梁:指南朝梁。汤惠休(约487年-546年),字惠达,号怀素道人,南齐时为建安王国相,后隐居浙江剡县。鲍照(414年或413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宋四声”之一。二道人:指史怀一和陈公出。史怀一,南朝齐诗人。陈公出,南朝齐诗人,名不详,《梁书》作“陈公超”。卓绝:超出众人之上。二:指史怀一和陈公出。凤与麟: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而麒麟是四灵之首。这里指贤德的人。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大海里隐藏珍珠,骊龙口吐明月。海若,指大海,不隐珠,犹言海中藏珠。骊龙,古代神话中的龙种,常吐明珠。海若、骊龙都是比喻。乘虚舟,乘船顺流而下。随波任安流:顺着水势任意漂浮。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在旃檀阁赋诗,在鹦鹉洲畅饮。赋诗:创作诗歌。旗檀阁,地名,在今湖北江陵。鹦鹉洲,地名,在今湖北武汉。
赏析:
这首诗歌是一首酬唱诗,赠给僧行融的。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对僧人行融的赞赏,后半部分写对行融的勉励与期待。全篇构思巧妙,用意深远,既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点明了赠诗的对象——汤惠休和尚。他曾经跟随鲍照游历江湖,因此与鲍照有很深的交情。这一联直接交代了诗人与汤惠休的交往背景。
颔联“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进一步描绘了汤惠休的形象。他的才华横溢,犹如峨眉山中的史怀一,独自照耀着陈公出的前程。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汤惠休的才华与成就。
颈联“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继续赞美汤惠休的才华。他像两个杰出的道人一样出众,结交的都是像凤凰和麒麟这样的贤德之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汤惠休的敬佩之情。
尾联“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进一步强调了大海中的珍珠和骊龙的美丽。如果大海里没有隐藏的珍珠,那么骊龙就会吐出明亮的月亮。这一联以大海和骊龙为喻,赞美了汤惠休的卓越才能。尾联“大海上没有隐藏的珍珠,骊龙就会吐出明月”,这一联以大海和骊龙为喻,赞美了汤惠休的卓越才华。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汤惠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