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解析】

1.本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首四句写诗人于安州般若水阁纳凉时所遇之美景;后四句写诗人与薛员外交谈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喜”字为线索贯穿全文。

2.“翛然金园赏”,翛然,闲适的样子。金园,指华丽的园林。这句说:在闲适的园林中欣赏景色。“远近含晴光”,远近,形容阳光普照。含,含有。晴光,指明媚的阳光。这句说:远处近处的景物都沐浴着阳光,显得格外明亮。颔联二句写楼台、草木、云霞、松柏等自然景物,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楼台成海气”,“海气”是海风和水雾的混合体,这里比喻楼台的气势。“草树皆天香”,“天香”即天然的香气,这里指花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这两句写楼台的气势浩大,草木的清香扑鼻。颈联两句写诗人在与薛员外的交谈中,感到自己与世俗隔得太远了。“忽逢青云士”,“青云士”指有才德的人,也泛指贤士。“共解丹霞裳”,“解”同“卸”。丹霞裳,红色的裙子,指古代女子的礼服。这句说:忽然遇见了一个有才德的人,他解开了自己的红色裙子。“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这两句写诗人在与薛员外的谈话中,感到暑气渐消,感到了清凉。尾联二句写诗人在与薛员外的谈话中,对佛教禅宗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吞讨”,指深入钻研、研究。这里指研习佛法。“破万象”,指领悟佛理,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搴窥临众芳”,搴,拔取;窥,偷视。这句说:我虽然不能像薛员外那样精通佛法,但能从他身上看到佛门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当时作者任夔州刺史。诗中描写了他在安州般若水阁纳凉时所见所闻。开头四句,写在水阁上欣赏景色。首联“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意思是悠闲舒适地欣赏风景,四周景物都沐浴着阳光,显得更加美丽。第二联“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写楼台如海,草木如天,充满生机。颔联二句写楼台的气势和草木的清香。颈联两句写诗人在与薛员外的交谈中,感到自己与世俗隔太远了。“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意思是忽然遇到一个贤人,他解开了自己的红色裙子。“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意思是当太阳落山以后,水退之后池塘变得凉爽起来,风吹过松林使人感到清凉。尾联二句写诗人在与薛员外的谈话中,对佛教禅宗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意思是说:虽然我还不能像薛员外那样精通佛法,但从他身上看到佛门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律。全诗以“喜”字为线索,把诗人在水阁上观赏美景以及与薛员外交谈的情景写得生动传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