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诗句释义】

  1. 独不见:独自思念的人没有出现。
  2. 白马谁家子:形容男子的英武,如同白马一般。
  3. 黄龙边塞儿:形容男子来自边塞之地,豪迈刚健。
  4. 天山三丈雪:形容天山之高,如积雪覆盖。
  5. 岂是远行时:难道是时候去远方吗?
  6. 春蕙忽秋草:春天的蕙花忽然变成秋天的野草。
  7. 莎鸡鸣西池:莎鸡在西边的池塘里鸣叫。
  8. 风摧寒棕响:风吹过枯萎的棕榈树发出声响。
  9. 月入霜闺悲:月光映照在寒冷的闺房中,让人感到悲伤。
  10.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回忆当初与你分别的时候,你和我一样都留着眉毛。
  11.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现在的桃花已经上百尺高,却因为凋落而变成了干枯的树枝。
  12.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最终还是无法见到你,只能自己流泪,默默承受孤独。

【译文】
我独自思念的那个人没有出现,他就像一匹白马一样英勇。他的家乡在遥远的边塞,他的气概如同黄龙一样雄壮。然而,天山上的积雪有三尺厚,这不是他去远方的时候啊。
春天的花朵突然变成了秋天的草,西边的池塘里有莎鸡在鸣叫。风吹过枯萎的棕榈树,发出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月光映照在寒冷的闺房中,使人感到深深的忧伤。
回忆起当初和你分别的时候,我们都是留着眉毛的。如今你的桃花已经开得上百尺高,但是花瓣落下后,它就变成了一棵枯死的树枝。
我还是无法见到你,只能默默地流泪,独自承受这份孤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感情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情感氛围。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细腻。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状况,如边疆战争、女性地位低下等,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