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诗句

  • 太行和雪叠晴空:形容景色壮丽,太行山被积雪覆盖,与晴朗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
  • 二月春郊尚朔风:虽然已是春天,但北方的天气依然凛冽,有如冬日的寒风。
  • 饮马早闻临渭北:提到早先听到的消息,有人准备在渭河北岸饮水,这可能意味着战争或军事行动即将开始。
  • 射雕今欲过山东:暗示战事正迅速发展,箭矢即将飞向山东方向。
  • 百年徒有伊川叹:表达对历史的遗憾和叹息,伊川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或事件。
  • 五利宁无魏绛功:讨论政治上的得失,魏绛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此处可能是在比较不同政治决策的结果。
  • 日暮长亭正愁绝:描绘日落时分的长亭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情。
  • 哀笳一曲戍烟中:描述在边塞上吹响哀伤的军歌,伴随着升起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译文

太行山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晴朗的天空下显得尤为壮观。二月份的春天里,北方仍然寒冷刺骨,如同寒冬一般。早有消息称有人在渭河以北地区准备饮用马水,预示着一场战争或军事行动可能即将爆发。今天想要越过山东边界,箭矢已经飞向那里。百年来,人们只能感叹那些历史中的遗憾和叹息。在政治问题上,是否能够像魏绛那样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太阳落山时,长亭的景象令人忧愁到极点。在边塞上,士兵们吹响了哀伤的军歌,歌声随着升起的烟雾飘荡。

赏析

本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紧张的军事气氛。诗中运用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太行和雪”象征自然的雄伟,“二月春郊尚朔风”表现季节的变迁和气候的严寒,“饮马早闻临渭北”暗示战事的临近等。此外,诗中还巧妙地引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如“伊川叹”和“魏绛功”,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于战争、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