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
下面是每一句的逐注释翻译:
-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 这句诗描述了蜀地(中国西南部)自古以来就以种植棠梨而著称,棠梨是这里的代表性花卉。”胜”表示这个地方的优越性。
-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 “软弱”在这里是比喻,指的是没有柔软或脆弱的品质。”妍华”则是形容海棠的独特美丽和优雅。整句表达了作者认为这个地区的特产(棠梨花)与其他花朵相比更加出色,有着独特的美。
-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 “绡”是指薄纱,这里用来形容海棠的花瓣轻盈透明,像轻纱一样飘渺。”绡为雾”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瓣如同云雾一般缭绕的景象。”绮作霞”则意味着海棠的花瓣色彩斑斓,如同五彩斑斓的云霞。这句话赞美了海棠花瓣的美丽和神秘感。
-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 “紫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境界。”丹砂”是一种矿物,古人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功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海棠的美足以让人向往,就像要归入神仙居住的紫府一样。整句话表达了对海棠美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 “弹琴宅”和”卖酒家”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密映”形容海棠树茂盛、枝叶繁密,阳光透过叶子洒落下来。”深藏”则是指海棠树的枝干粗壮,能够遮挡住阳光,使得树下阴凉舒适。这两句诗描绘了海棠树下宁静优美的环境,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
-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 “红蜡”通常用于照明,但在这里用来比喻海棠树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春称锦筵遮”则形容春天的时候,海棠花盛开如锦绣般的盛宴,覆盖了整个庭院。整句话赞美了海棠花在夜晚和春天的美好景象。
-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 “连庙”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庙宇,”魂栖望”则意味着人们仰望这座庙宇,寄托着对祖先或神灵的敬仰之情。”飘江”可能是指长江,也可能是形容海棠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字绕巴”可能是指某种文字或符号,与海棠有关。整句话通过描绘人们仰望庙宇、思念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 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 “酥点”在这里指酥油灯,一种古代常见的照明方式。”薄”形容词,形容酥油灯的光线柔和、温暖。”雪飞斜”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景象,与酥油灯的光芒相互交织。这句话通过对比酥油灯和雪花的光芒,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 “旧赏”指的是过去曾经享受过的美景或乐趣。”断”在这里有中断、不再的意思。”新期”则表示对未来的期望或盼望。”万里赊”可能是形容遥远的距离或时间的漫长。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 “长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也是诗人生活和创作的地方。”种得”可能是指种植或栽培。”谁定牡丹夸”则是反问句式表达疑问,意思是在长安这个地方是否真的能够种植出如此美丽的牡丹?整句话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李峤的《追咏棠梨花十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棠梨花的美丽,并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