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
犹闻啼风与叫月,流连断续令人悲。
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
莫道断丝不可续,丹穴凤皇胶不远。
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两潮长不返。
【译文】
紫燕黄鹄虽然有离别,但千里之遥又有何难追。
仍听到啼风与叫月声,断续流连令人悲。
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
莫道断丝不可续,丹穴凤皇胶不远。
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两潮长不返。
【注释】
古别离:即《杂曲歌辞·古别离》。《古乐府》中篇,内容多写男女分离。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紫燕黄鹄:紫燕指燕子,黄鹄即天鹅。这里借指离别的朋友。
虽别离:虽已分别。
一举千里:形容迅速,一去就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犹闻啼风与叫月:仍能听到风吹过、月亮照过的啼鸣之声。
断续:断断续续。
赋情:抒情。
缱绻(qiǎn quǎn):缠绵不断的样子。
碧甃(zhòu)千寻:用青石砌成的城墙,有一千尺那么长。
蟾蜍(chán qú)正:正当,恰好。
清夜:清静的夜晚。
蛱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种。
堕丝:飘落的蜘蛛丝。
莫道:不要说。
丹穴(dān jū)凤皇(fèng):传说中的仙鸟,凤凰一类的神鸟。传说这种鸟住在丹穴山(神话中的山名)。
草草:匆匆忙忙的样子。
通流:水从高处流下,此处比喻书信或消息的往来。
两潮:两次潮水涨落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别离”为中心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首句“紫燕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开篇就点明了主题,紫燕和黄鹄虽然已经分别,但只要千里之遥也并非难事。这一句既点明了送别的原因,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颔联“犹闻啼风与叫月,流连断续令人悲”,则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不仅听到了风吹过、月光照过的啼鸣之声,还感受到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这一句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
颈联“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则是诗人对离别情感的抒发。诗人不仅感叹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更感慨这份感情如同青石筑成的城墙一样深长而难以割舍。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尾联“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寓意友情的珍贵。蟾蜍正在清静的夜晚游动,而蝴蝶则被蛛丝缠绕无法飞翔。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蟾蜍”象征着孤独与无助,“蛱蝶”则象征着自由与挣扎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