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山翠参差水渺茫”:这句描述了一幅山水画面,山峦苍翠,参差不齐,水面宽广而模糊。这里的“翠”和“渺”都形容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秦人昔在楚封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历史感,提到秦人在楚地(这里指代楚国或其周边地区)曾经建立过边疆。这可能暗示了某种政治或军事上的联系或成就。
“当时避世乾坤窄”: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一种逃避世俗的生活方式,强调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难与限制。”乾坤窄”形容了当时的环境或心境的狭小和压抑。
“此地安家日月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安宁。”安家”意味着找到了一个可以定居的地方,而”日月长”则形容了生活的美好和长久。
“草色几经坛杏老”:这句诗通过对草的颜色和杏花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杏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用来比喻青春或美好时光的消逝。
“岩花犹带涧桃香”:这句诗通过描绘岩花和涧桃的香气,传达了自然之美和季节的变换。花香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感悟和珍视。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愿望。这里的”他年”指的是未来,”平生志”表示诗人的长远目标或理想,而”霞衣”可能是指仙人的衣服,象征着超凡脱俗。
我们对诗句进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历史、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一种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 “山翠参差水渺茫”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 “秦人昔在楚封疆”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历史的记忆或者某种文化上的认同。
- “当时避世乾坤窄”透露出一种对于过去简单生活方式的怀念,以及对现代复杂社会的反思。
- “草色几经坛杏老”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赞美。
- “岩花犹带涧桃香”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诗人对这种美的感受。
- “他年倘遂平生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
- “来著霞衣侍玉皇”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幻想和憧憬,希望如同仙人一样生活在仙境中。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