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咏怀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仕途不顺、赋闲在家的生活与思想状况。下面将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
日夕著书罢:诗人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拿起书本继续阅读,直到太阳落山时才放下。这里的“著书”可能指的是写作或读书的活动。
惊霜落素丝:当诗人注意到头上的白发突然像霜一样落下一丝时,感到非常震惊和感慨。这里的“惊霜落素丝”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流逝的痕迹。
镜中聊自笑:“镜中”一词引入了一个自我反省的场景,诗人在照镜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进行审视。这里的“聊自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自嘲和无奈。
讵是南山期:这里的“南山期”可能是指一种理想或期望,但诗人通过“讵是”表达了一种怀疑和否定。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处境感到失望,甚至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真的可以实现。
头上无幅巾:诗人提到自己没有戴头巾,这可能象征着他放弃了世俗的装束,或是表达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苦檗已染衣:这里用“苦檗”来形容生活的艰辛,意味着诗人的衣服已经被苦难所染色,反映出他在生活中遭受的困苦。
不见清溪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真状态的向往,暗示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已经失去了那份清澈和纯真。
饮水得自宜:虽然诗人身处困境,但他似乎还能找到某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如同水中的鱼儿一样,能够适应环境,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咏怀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讨。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反思。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