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从内容、语言、手法等方面分析。
(1)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邪气悖正声,郑卫乱其伦。“黄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十二律之一,“叩元音”指的是演奏《清庙》时所用的乐曲,这里指奏乐开始时所演奏的乐曲;“律吕更循环”,指音乐演奏过程中,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左传·庄公十年》:“《清庙》,大雅 也。”杜预注:“《清庙》之乐,周公所作。”
译文:奏响《清庙》,奏乐开始时所演奏的乐曲。
赏析:首句点题,交代了诗的主题。接着以“邪气”“正声”对仗,写《郑》《卫》二曲违背了正声,用“王吉归乡里”作结,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2)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译文:典乐人忽然疏忽大意,使乐器发出浑浊的声音。嘈杂的鸱枭鸟叫声不断,而好鸟只能哀鸣。
赏析:前两句写乐器发出的浑浊声音,用“忽”字突出了典乐人的疏忽大意,“涓微”一词写出了器乐发出的浊音,后两句写鸟鸣之声,用“嘈嘈”、“绵蛮”等词语形容鸟鸣,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戚。
(3)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译文:王吉回到故乡,心甘情愿地长期关闭家门不出。
赏析:《杂诗六首》共有六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后一首。全篇以乐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奏响《清庙》,奏乐开始时所演奏的乐曲。
赏析:首句点题,交代了诗的主题。接着以“邪气”“正声”对仗,写《郑》《卫》二曲违背了正声,用“王吉归乡里”作结,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译文:典乐人忽然疏忽大意,使乐器发出浑浊的声音。嘈杂的鸱枭鸟叫声不断,而好鸟只能哀鸣。
赏析:前两句写乐器发出的浑浊声音,用“忽”字突出了典乐人的疏忽大意,“涓微”一词写出了器乐发出的浊音,后两句写鸟鸣之声,用“嘈嘈”、“绵蛮”等词语形容鸟鸣,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戚。
译文:王吉回到故乡,心甘情愿地长期关闭家门不出。
赏析:《杂诗六首》共有六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后一首。全篇以乐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