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
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
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杂诗六首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

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

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注释:杂诗六首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

孔光尊董贤:指西汉末年,大司马孔光尊宠王莽的亲信董贤。

胡广惭李固:指东汉末年,大鸿胪胡广惭愧于李固的直言进谏。

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儒风冠天下:儒家文化的影响力遍布天下。

而乃败王度:却反而败坏了国家的法度。

绛侯(周勃)与博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重臣,分别是周勃和魏相。绛侯,即周勃,封爵绛侯;博陆,即魏相,封爵博陆侯。这两位大臣都是忠诚正直的。

忠朴受遗顾:忠诚朴实地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求名不考实:追求名利而不注重实际。

文弊反成蠹:文章的弊端反而成为蛀虫。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名实关系的一种看法。在古代社会,名和实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名代表了一个人的名誉、地位和价值,而实则是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品质和行为。然而,有时候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忽视了实际能力和品行的培养,结果反而成了社会的蛀虫。这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那些忠诚朴实、注重实际的人,批评了那些只追求名利、忽视实际的人。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名利,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否则反而会带来不良后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