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解读

  1. “三千馀法论修行”
  • “三千馀法”可能指道教或佛教中的众多修行方法。
  • “论修行”表示探讨或研究修行的方法。
  1. “第一烧丹路最亲”
  • “第一”可能意味着最重要或最直接的途径。
  • “烧丹”在道教中是一种炼制丹药的仪式,通常与长生不老有关。
  • “路最亲”表示这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1.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 “坎男”可能指的是男性,而在这里“坎”字有多重含义,如代表水、阴等。
  • “端的东西”表明这是最纯正或最基本的东西。
  • “取他离女”可能是指利用某些物质从女性(如月亮)中获得精华。
  • “自然珍”表示这些方法非常珍贵。
  1.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 “烹成不死”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使身体变得不朽。
  • “砂中汞”可能指的是一种矿物质,汞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一种有益的矿物质。
  • “结出长生”表示这些方法能够带来长寿。
  1.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 “九转九还”是一个古老的术语,可能指的是多次循环的过程。
  • “功若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功果成功,效果显著。
  • “返春”表示恢复生机或延长生命。

翻译及注释

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行翻译及注释:

  •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 译文:谈论了三千种修炼方法,其中炼制丹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 注释:这里提到了道教和佛教中的许多修行方法,强调了炼丹的重要性和效率。

  •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 译文:这必须是男性(坎)所特有的东西,才能从中取得女性的精华,从而变得珍贵。

  • 注释:这里的“坎男”可能指的是与阴阳相关的男性特质,而“取他离女自然珍”则暗示着需要从女性(如月亮)中汲取精华。

  •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 译文:将这种物质烹煮后可以变成不朽的砂中汞,结晶化后可以成为长生的水里银。

  • 注释:这里的“砂中汞”是一种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的矿物质。

  •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 译文:如果能完成九次循环(九转九还),那么衰老将被逆转,重返青春。

  • 注释:这里的“九转九还”可能指的是反复循环的过程,而“返长春”则是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炼丹、长生不老等概念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追求长生不老、超越生死的渴望。诗人通过使用各种象征和比喻,如“坎男”和“离女”,以及对“砂中汞”和“长生水里银”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于超脱世俗纷扰、追求永恒生命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通过不懈努力和智慧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想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