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钟满劝抚焦桐。
诗吟席上未移刻,剑舞筵前疾似风。
何事行杯当午夜,忽然怒目便腾空。
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
【注释】
霏霏:纷纷降落的样子。焦桐:乐器名,这里指弹琴。诗吟席上未移刻:意思是说在宴会上没有停止过。剑舞筵前疾似风:意思是说剑舞像风一样快。行杯当午夜:意思是说饮酒到半夜。怒目便腾空:形容怒气冲天。亏忠孝:指有忠心、孝道。携个人头入坐中:意思是说拿着一个人的脑袋进座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武松酒后杀嫂的《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故事的词。作者借武松杀嫂子这一情节,抒发自己对封建道德和礼法制度的强烈不满。全词语言通俗流畅,感情激昂激烈,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作。
上片先写宴饮时武松喝酒的情景。“雨雪霏霏”四句,点明时间是在暮冬腊月,大雪纷飞。“金钟满劝”,说明宴会已经开得热闹非凡,人们喝得十分高兴。“抚焦桐”,即抚琴弹奏,“焦桐”是指琴。这两句是说,武松在宴会上不停地弹琴,似乎想用琴声来排遣自己的愁绪,然而他却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不断地弹个不停。“诗吟席上未移刻”,表明武松一直沉浸在诗中,仿佛忘记了一切。“剑舞筵前疾似风”,则是说,武松一边喝酒一边练剑,动作迅猛如同一阵风。“何事行杯当午夜”三句,则表明武松喝酒喝到半夜还不肯罢休。“忽然怒目便腾空”,描绘了一幅武松怒目圆睁、气势汹汹的场面,表现了他内心的愤怒和不平。“不知谁是亏忠孝”,这句话表达了武松对那些只知道行凶杀人的人的不满和谴责,也表达了他对正义的追求。最后一句“携个人头入坐中”,则直接揭示了武松杀嫂的真正原因。
下片则集中笔墨描写武松杀嫂的过程。“不知谁是亏忠孝”,既是武松内心独白的开始,也是他杀嫂动机的揭示。在这里,武松已经将杀嫂的行为看做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忠义理想而做出的牺牲。“携个人头入坐中”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武松杀人的场景和过程。他手持利刃,毫不犹豫地向嫂嫂走去。当他看到嫂嫂被打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时,心中更是愤慨无比。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拔出匕首,一刀砍下了嫂子的头颅。这一幕,既体现了武松的勇猛果敢,也展现了他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绘武松杀嫂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道德和礼法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它以武松杀嫂为引子,深入挖掘了人性中善恶冲突的根源,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全词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