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过湖州东林沈山用石榴皮写绝句于壁自号回山人

【注释】: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共1068年至1077年。

东林:在今浙江余姚县东南,相传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戴公隐居之地。

“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邻居已经富裕,却仍忧虑没有多少财富;而我虽然贫穷,但快乐有余。

【译文】:

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在湖州东林沈山写了一首绝句,并把自己比作“回山人”。

【赏析】:

诗题中的“湖州”,即今浙江省湖州市。诗人在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这天经过湖州时,来到当地一位名叫沈山的友人家中。沈山当时正居住在湖州东林寺中,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是诗人向往的隐逸之地。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感到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他看到邻居家已十分富裕,而自己家境贫寒,却仍能快乐无忧地生活,不禁感慨万分。于是,他在壁上题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与感受。

首联:“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邻居家已经十分富有了,我却依然担忧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财富。而我自己虽然贫困,却还能享受到快乐和满足。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他感叹自己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时代,但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幸福和快乐。相反,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乐观的心态。这种反差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颔联:“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这两句话则是诗人对于友情和学问的追求。他说,因为好客的缘故,我酿造了美酒;而为了收集书籍,我不惜将黄金挥霍一空。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他希望与朋友共享快乐时光,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研读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尾联:“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这两句话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邻居家与自己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邻居家已经十分富有,但人们仍然会担忧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财富;而自己虽然贫困,但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乐观的心态。这种反差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学问的追求。他希望与朋友共享快乐时光,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研读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悟与思考。它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诗人通过对邻居家与自己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不同看法和感受。他感叹自己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时代,但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幸福和快乐。相反,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乐观的心态。这种反差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学问的追求。他希望与朋友共享快乐时光,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研读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