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注释: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 吹笛时:指在黄鹤楼上吹奏笛子的情景。
- 白蘋红蓼:两种水生植物,泛指江边的花草。
- 江湄:河流的岸边。
- 衷情:内心的感情或意愿。
- 谁能会:谁能理解或领会我的心意?
- 惟有清风明月:只有清风和明月能明白我的心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黄鹤楼前吹笛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首句“黄鹤楼前吹笛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白蘋红蓼满江湄”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衷情欲诉谁能会”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却又无人理解的无奈。这里的“衷情”指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意愿,而“谁能会”则表示这种情感或意愿无法被他人真正理解和接受。这种无奈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句“惟有清风明月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清风与明月常常被视为纯洁、高尚的象征,它们能够洞察人心,理解世间万物。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清风明月之上,表达了只有这些自然元素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声。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前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也使整首诗更具艺术感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