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骨髓坚。
坚骨髓,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
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
真父母,送元宫,木母金公性本温。
十二宫中蟾魄现,时时地魄降天魂。
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
庚要生,甲要生,生甲生庚道始萌。
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
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
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
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
铅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
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
性须空,意要专,莫遣猿猴取次攀。
花露初开切忌触,锁居上釜勿抽添。
玉炉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
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注释】
- 口口相传不记文:指《周易》卦爻辞的传述。
- 须得灵根骨髓坚:必须得到精诚和坚定的意志。
- 片片桃花洞里春:比喻修炼者在道法上如同桃花源中的人,洞中春意盎然。
- 七七白虎双双养:指修炼中的第七个七天和第八个七天。
- 八八青龙总一斤:指第八十八天和第九十天。
- 真父母、送元宫:指道教中的“太一真父母”与“玄元宫”。
- 十二宫中蟾魄现:指十二地支对应的月亮盈亏变化。
- 时时地魄降天魂:指天地间的阴阳二气交合。
- 铅初就、汞初生:指炼制丹药的初步阶段。
- 玉炉金鼎未经烹:指尚未完成炼制的过程。
- 一夫一妇同天地:比喻夫妇之间相互扶持。
- 庚要生、甲要生:指需要庚水和甲木的配合。
- 拔取天根并地髓:指吸取天地精华。
- 白雪黄芽自长成:指通过修炼自然生长出来的物质。
- 铅亦生、汞亦生:指铅汞两种物质的自然生成。
- 烹炼不是精和液:强调炼丹过程中的纯净和无杂质。
- 天地乾坤日月精:指宇宙间的精华。
- 黄婆匹配得团圆:指男女合婚。
- 时刻无差口付传:指修炼的时间要求精确无误。
- 八卦三元全藉汞:指道教中的八卦学说全部依赖于汞的性质。
- 五行四象岂离铅:指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不能离开铅的物质基础。
- 铅生汞、汞生铅:比喻铅和汞相互作用产生变化。
- 杳杳冥冥生恍惚:形容修炼过程中的模糊不清状态。
- 恍恍惚惚结成团:指修炼中逐渐形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 性须空、意要专:指修炼时心性和意念要集中。
- 莫遣猿猴取次攀:不要像猴子一样随意攀爬。
- 花露初开切忌触:指丹房内初次点燃花蕊时要谨慎处理以防污染。
- 锁居上釜勿抽添:指丹房内应保持密封状态,不要随便添加或抽出药物。
- 玉炉中、文火烁:指用玉炉烧炼药物时的文火缓缓燃烧。
- 十二时中惟守一:表示在整个修炼过程中要专心一致,不可分散注意力。
- 此时黄道会阴阳:指修炼时机把握了,可以调和阴阳。
- 三性元宫无漏泄:指修炼到了高级境界,能保持纯净无暇。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道士修炼过程的诗歌。从开始到结束,每一行都描绘了道士修炼的不同阶段,如口口相传不记文、铅初就、汞初生等,都是对道家修炼过程的详细描述。整首诗充满了道教文化的元素,展现了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