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赏不在远,怃然念玄搜。
兹亭有殊致,经始富人侯。
澄澹分沼沚,萦回间林丘。
荷香夺芳麝,石溜当鸣球。
抚俗来康济,经邦去咨谋。
宽明洽时论,惠爱闻氓讴。
代斫岂容易,守成获优游。
文翁旧学校,子产昔田畴。
琬琰富佳什,池台想旧游。
谁言矜改作,曾是日增修。
宪省忝陪属,岷峨嗣徽猷。
提携当有路,勿使滞刀州。

【注释】胜赏:指美好的景色和景物。怃然:怅惘的样子。玄搜:玄学,指老庄之学。兹亭:这亭子。经始:开始建造。富人侯:富贵人家的侯门。荷香:荷叶上的香气。芳麝:指麝香。石溜:石头上滴下的水流声。康济:安乐治国。康济人:使人民安康的帝王。咨谋:咨询计策。宽明:宽容明智。洽:通达、融洽。时论:时代舆论。惠爱:仁爱。文翁:西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曾治理地方事务,修建学校,开垦荒地,发展经济。子产:郑国的大夫,他任官期间,关心民众疾苦,治理好国家。琬琰:美玉。佳什:好的诗文或文章。池台:水池与台榭。日增修:每天增加修饰。宪省:御史台省,这里指朝廷。岷峨:指蜀地。嗣徽猷:继承前人的功业。提携:扶持,帮助。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成都西郊游览胜迹“胜观亭”后,即景生情而作。诗人以“暇日书怀十二韵”,抒发了对成都的热爱,并表达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用典贴切,辞藻华丽,风格典雅,堪称唐代题壁诗中的佳品。

首联点题,直述游观之意:“胜赏不在远”,意思是说,美景不在远处,就在眼前。“怃然念玄搜”则进一步点出“胜赏”的缘由:“怃然”是形容神情恍惚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表达他对于玄学(即道家学说)的向往。“玄学”,是指老庄之学,也就是主张清静无为的思想。

颔联承上启下,写诗人游览“胜观亭”所见美景。此联中“兹亭有殊致”一句,是说“兹亭”(即此亭)与众不同,有着别致的风格。“经始富人侯”,“经始”指开始建筑,“富人侯”指富有的豪门贵族。此句的意思是说,这个亭子是富家子弟们所开始建筑的,因此而得名。

颈联进一步描写“胜观亭”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澄澹分沼沚”,意思是清澈的水波把池塘里的水分成两道;“萦回间林丘”,意思是曲折的小溪环绕着树林和山丘;这两句写出了亭子的周围环境十分优美,使人留连忘返。然而,诗人却并不因此而止步,而是接着写道:“荷香夺芳麝,石溜当鸣球。”“荷香”是荷花的香味,“芳麝”指的是麝香,都是名贵之物。“石溜”是指流水的声音,“鸣球”则是说击鼓的声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亭中的荷花香气扑鼻,胜过芬芳的麝香;亭中的流水声清脆悦耳,胜过击球的声音。

尾联由景及人,进一步描写“胜观亭”。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表明了自己对政治的态度。“抚俗来康济”,意思是抚慰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经邦去咨谋”,意思是治理国家时向君主献计献策。“宽明洽时论”,意思是处理政务时宽厚明智,通达融洽;“惠爱闻氓讴”,意思是体恤民情,受到人民的称赞。

末联写诗人对朝廷的期望。“代斫岂容易”,意思是代替皇帝治理国家并非易事;“守成获优游”,意思是如果能够守住皇位,就可以享受闲适的生活。最后四句又转回来写“胜观亭”。“文翁旧学校”,指的是汉代的蜀郡太守文翁曾经兴办学校;“子产昔田畴”,指的是春秋时的郑国大夫子产曾经治理过农田。这两个典故,都是说文翁和子产都是善于治理国家的贤相。“琬琰富佳什”,意思是他们留下的政绩都像美玉一样珍贵;“池台想旧游”,意思是他们的功绩就好像在池台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诗人最后写道:“谁言矜改作,曾是日增修。”意思是说,那些只会夸耀自己的成就的人,哪里知道我们这些后来者是在不断地努力呢?“宪省忝陪属”一句,意思是说,我因为才德不足,惭愧地担任了朝廷的官职;“岷峨嗣徽猷”一句,意思是说,我愿意继承前人的功业,为国家作出贡献。这几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只会夸耀自己的人是不会明白我们的用心的。

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成都西郊游览胜迹“胜观亭”后,即景生情而作。诗人以“暇日书怀十二韵”,抒发了对成都的热爱,并表达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用典贴切,辞藻华丽,风格典雅,堪称唐代题壁诗中的佳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