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解析】
此诗应是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崔铉任河东节度使时所作。崔铉是唐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与李商隐、杜牧等并称为“牛李党争”的重要人物。这首诗以潞州(今山西长治)为背景,颂扬潞州长官崔日知的政绩。
①赐崔日知往潞州。潞:指潞州,今山西长治。日知,即崔日知,字元亮,号玄亮,河南缑氏人。大和五年(831),文宗命崔铉出使河东,崔铉荐举其弟崔日知代己出使,文宗大喜,赐名“元亮”,改潞州刺吏。
②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潞国:指潞州。壶关:在山西长治市北。旧林:指潞州旧地。
③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晋书•崔玄传》:崔铉少好学,有至行。及登第,为官不事权门,常怀拯难济危之心。
④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中朝:中书省。列郡:指各州郡。
⑤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论语•子路》:“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汉书•艺文志》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人之交者也。”
⑥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藩镇:指河朔诸镇。行宫:指皇帝的住处。
⑦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新唐书•宰相表》:崔铉罢相后入朝,上问:“何事?”对曰:“臣任御史大夫时,奏劾李训、郑注、王璠、贾明皓,贬逐殆尽。臣自量罪重,故求退,今得还乡矣。”又云:“臣任河东节度时,奏留李石、刘从谏等,而朝廷皆不纳,卒致祸败。今日幸获全免,愿陛下察臣愚诚。”因请赐颍川钱,上许之。
⑧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潞州刺吏崔日知的诗。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潞州的新气象,后八句写潞州刺吏的贤能和皇帝对他的信任。
首四句写潞州的新气象。诗人首先点明潞州长官崔日知的身份,说他是崔铉的弟弟,现在担任潞州的刺吏。接着,诗人用“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二句概括了潞州的历史和现状。这两句既点明了潞州的历史地位和现在的盛况,又表明了潞州的长官崔日知的才干和威信。
中间八句主要写潞州刺吏崔日知的政绩和才能。诗人用了四个典故来赞美他的才能。“妙旌循吏德”一句,赞扬了他的德行。“持悦庶氓心”一句,表明了他善于取悦百姓的才能。“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二句,赞扬了他在朝廷中的威信。最后二句,诗人称赞他是“扬风”和“易俗”的良师,是改革弊政的好帮手。
末二句赞颂潞州刺吏崔日知的政绩和才能。诗人用了两个典故来赞美他的政绩和才干。“扬风非赠扇”一句,比喻他善于改革弊政。“易俗是张琴”一句,比喻他善于改变旧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崔日知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的写法很值得注意。它没有像一般的颂扬诗文那样直接歌颂潞州长官崔日知的政绩和才能,而是通过对潞州历史地位的描绘、对潞州长官崔日知之才的赞美、对潞州长官崔日知的政绩和才能的颂扬等四个方面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这位潞州长官的敬仰之情。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白的颂扬,又能充分表现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