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石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译文: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注释:
- 石潴:指石头堆积的地方,可能是山间的积水或湖沼等。
- 古岸陶为器:古代的岸边用泥土和黏土制成器皿,这里的“陶”可能是指制作陶器的过程。
- 高林尽一焚:形容森林被烧得只剩下最后一片树林。
- 焰红湘浦口:火焰在湘江边燃烧,呈现出红色的景色。
- 烟浊洞庭云:烟雾笼罩着洞庭湖,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迥野煤飞乱:遥远的田野上煤炭燃烧后形成灰烬,四处飞扬。
- 遥空爆响闻:远处的天空中传来爆炸声,声音传得很远。
- 地形穿凿势:地势地貌错综复杂,难以通行。
- 恐到祝融坟:担心到达祝融峰(传说中的一座高山)那里。祝融是古代对火神的称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诗中以石头为题,既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又体现了作者对山川河流的热爱。首联通过对比手法,将古代的陶器与现代的山林相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变化。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湘江边的火焰和洞庭湖上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动荡的氛围。颈联通过“迥野煤飞乱”和“遥空爆响闻”两个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尾联则通过“地形穿凿势”和“恐到祝融坟”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