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蒙。
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注释】: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蒙。

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赏析: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唐·李白作于开元十三年(725)春,时诗人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昌)。此诗为组诗的第一首。“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蒙”。这两句是写诗人站在蒲涧寺后的两座山峰上,放眼望去,只见南方的大海吞没了越地,天边的云层像白色的海洋,无边无际。“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意思是在这雷雨交加、潮水涌动的天气里,诗人登上蒲涧寺后面的两座山峰,极目远眺,只见南方的大海吞没了越地,天边的云层像白色的海洋,无边无际。“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意思是说,当年赵佗和马援战功赫赫,他们的坟墓早已湮没无闻,只剩下几座空空的坟墓;而如今,这些战功显赫的英雄人物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了。“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意思是说,望着远方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浩渺的大海,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希望自己能够像鱼儿那样自由自在地遨游于蓝天之下;而如今,自己虽然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烽烟,但心中依然无法平息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关注。这首诗以登临胜景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意境雄浑开阔,气象恢宏,笔力遒健,情调慷慨激昂。全诗气势磅礴、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