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
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
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将这首诗逐句翻译为中文:
诗句
- 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 - 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水域国家,江湖间兴起了一种萧条的情绪。
-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 尘埃被收拢到极点,万里之内一片清澈明净。
-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 在涔浦纵身荡桨,吴门显得辽阔无边,仿佛有三千之多。
-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山。 - 跟随衡阳的雁群向南飞去,最终抵达洞庭山。
-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 早就听说陆士龙的威名,他矫健的手腕跨越了千山万水。
-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 不是思念鲈鱼脍的味道,而是享受在五湖船上的生活。
-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 - 傍晚停靠在远离岸边的地方,清晨在芦苇丛生的河滩边吃饭。
-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 风流地拜访王家的园林和谢家的小楼,尽情享受那里的美景。
-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 - 用冷冽的霜剪修剪着岸边的柳树,枯萎的北池莲花散发着香气。
-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变得凄凉寂寞,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 - 明天就要飘零如浮萍,无法宣泄离别的遗憾。
- 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 在孤独的江面上思念着远方的人,不知何时才能与他们团聚。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
赏析:
第一句“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秋色覆盖了整个水域国家,江湖间的人们也因这季节而心情低落。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浓厚的秋意,也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这里用“氛埃”指代尘世的纷扰,“八极”泛指整个世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离别后生活状态的美好期待。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通过对涔浦和吴门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幅宽阔的水景图,孤舟独行的画面增添了一份孤独与自由之感。这里的“吴门”可能指的是苏州或吴县,是当时文化繁荣之地的代表。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山”,诗人以归雁为引,表达了自己对南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无奈。衡阳和洞庭山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寓意着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陆士龙是东晋著名将领陆抗的儿子陆机字士龙,此处借指友人。诗人通过赞美其英勇善战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敬佩和对其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鲈鱼脍是江南地区的特色美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和早晨的不同场景,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忙碌与闲适。这里的“暝泊”和“晓饭”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诗人感叹相思之情如同空中漂浮的明月,难以触及;又似江面上的波浪,无法找到归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比喻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