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香重玉炉添,双凤楼头晓日暹。
扇掩红鸾金殿悄,一声清跸卷珠帘。

在古代中国,宫廷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更是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反映。下面将对唐代花蕊夫人徐氏的《宫词》进行解析:

  1. 诗句原文
    翠华香重玉炉添,双凤楼头晓日暹。
    扇掩红鸾金殿悄,一声清跸捲珠帘。

  2. 诗句翻译
    翠华的香气浓郁,玉炉中增添新的香料;
    双凤楼上朝阳初升,金殿静谧无声。
    一扇轻掩,红鸾映照金殿,寂静无声;
    一声清跸声起,卷起珠帘迎接皇命。

  3. 诗句赏析

  • 翠华与玉炉:翠华,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辆,此处借指皇帝的尊贵与权威。玉炉,通常用于焚香,象征着皇家的庄严与神圣。两者结合,展现了皇宫的富丽堂皇和皇帝的至高无上。
  • 双凤与朝阳:双凤楼是宫殿中的建筑,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朝阳,代表新的开始和希望。这里描绘了清晨时分,双凤楼头朝阳初升的景象,寓意着新一天的美好开端。
  • 红鸾与金殿:红鸾,常作为吉祥的象征,出现在宫廷壁画和雕塑中。金殿,则是皇家权力的象征。这里的描写,传达了皇家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畏之情。
  • 扇掩与清跸:扇掩,意为用扇子遮住某物,这里可能是指遮掩的红鸾。清跸,即清道,是皇帝出行时的仪式之一。这里通过描述清跸声起,卷起珠帘迎接皇命的场景,展现了宫廷中严谨有序的氛围。
  1. 关键词注释
  • 翠华: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翠,通常指青绿色或翠绿色,华,则指华丽、精美。因此“翠华”一词,既形容了帝王所乘车的色彩,也暗示了其身份地位的高贵和尊贵。
  • 玉炉:玉炉通常指用以焚香的青铜器物,其材质珍贵,制作精美。在古代,焚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也是文人墨客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玉炉的使用,不仅体现了皇室的奢侈生活,更凸显了其对信仰和礼仪的重视。
  • 双凤楼:双凤楼,指的是两座并排而建的楼阁,其中每一座楼阁都有一对飞翔的凤凰形象,形象生动,富有神话色彩。这样的建筑不仅具有装饰效果,也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尊贵。
  • 朝阳:朝阳,指初升的太阳。在古代,朝阳常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在皇宫等重要场所,朝阳的出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 红鸾:红鸾,常在中国古代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出现,象征着喜庆、吉祥和美好。在宫廷建筑和雕塑中,红鸾的形象往往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象征。它不仅代表了皇帝的权威和地位,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 金殿:金殿,指的是装饰有金色屋顶的殿堂。在古代宫殿中,金殿是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其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寝宫。金殿的建造和使用,展示了皇家的权力和尊严,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文化素养。
  • 扇掩:扇掩,意指用扇子遮住某物。在古代宫廷中,扇子作为一种日常用品,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扇子在古代常被用作遮风挡雨的工具,而在宫廷中,扇子也可能被用作遮挡视线或传递信息的手段。因此,扇子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宫廷生活的精致和雅致,也揭示了古代宫廷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
  • 清跸:清跸,意为清道、清道而行。在古代,皇帝出行前,通常会有专人负责清理道路,以确保皇帝的安全和顺利出行。清跸的过程不仅是对皇帝的尊敬和礼遇,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秩序观念。通过清跸这一仪式,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帝的威严与崇高地位。
  1.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皇宫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皇家生活的庄重与宁静。通过对翠华、玉炉、双凤楼、朝阳等元素的精心选择与组合,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红鸾、金殿等意象,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

《宫词》不仅是一首反映宫廷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