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异俗非乡俗 - 此句意味着作者身在异地,所见风俗习惯与故乡迥异。”异俗”指外地的风俗,”非”表示不是、不是本地的习俗;”乡俗”则是指家乡的传统习俗。
新年改故年 - 这一句描述了新年的到来,使得旧年的习俗随之改变。这里的”新年”指的是新的一年,而”故年”则是过去的年份。
蓟门看火树 - 指的是在蓟门地区观赏火焰般绚丽的焰火。”蓟门”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北方边关城市,这里特指观看焰火的地方。
疑是烛龙然 - 这句表达了一种错觉,作者误以为焰火如同神话中的烛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有着神秘的力量和光辉。”烛龙”是一种具有神性和智慧的生物,常用来比喻光明和辉煌。
译文
异乡的风俗与我故乡不同,
新年到来改变了旧年的习惯。
在蓟门欣赏那如火焰般的焰火,
我怀疑它们是否真是烛龙所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地过年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诗中通过对比新旧习俗的不同,以及在特定节日(即新年)中对传统习俗的改变,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适应和期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焰火的美丽景象,引发了他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联想,甚至将其与传说中的烛龙相联系,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诗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新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