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长安路,欢游不惜年。
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
身老方投刺,途穷始着鞭。
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
【注释】
1、沈芳:唐代著名诗人,名沈既济。
2、李观察:指唐朝名相李林甫之子李光进,字公照,封广平王。
3、卢女曲:即《折杨柳歌》。
4、“身老”二句:意谓年事已高,才思衰退,故投书求仕。
5、“犹闻”一句:意思是虽未得志,仍希望有人赏识,不会徒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沈芳与李光进都是当时名士,彼此交游。李光进因父亲的关系而得官,所以沈芳写这首诗是去拜访他,表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的。全诗四句,前两句是说过去在长安路的欢乐生活,后两句是说现在为求仕进而到处奔波。
开头两句:“往日长安路,欢游不惜年。”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前我在长安路上快乐地游玩,毫不吝惜自己的年华。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当年游历京师时的愉快心情。“欢游”二字写出诗人当年的生活态度,也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薄。
中间两句:“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追求爱情,我花去了所有的钱财。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卢女曲”是指卢家女子的曲子,“用尽沈郎钱”则是指诗人为了追求这位女子,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积蓄。
后面两句:“身老方投刺,途穷始着鞭。”这两句的意思是:等到自己老了才投书求职,但仕途已经走不通了。这里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投刺”是指向人投递名片,表示自己愿意为对方效力;“着鞭”则是指赶路时用的马鞭子。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艰辛经历。
最后两句:“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我现在没有获得功名,但我仍然相信有人会赏识我,我不会白跑一趟。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写出了诗人在长安路上的欢乐生活,以及为了追求爱情而耗尽所有积蓄的辛酸历程。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