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花凝雪,春来发上林。
向风初散蕊,垂叶欲成阴。
人过香随远,烟晴色自深。
净时空结雾,疏处未藏禽。
菶茸何年植,间关几日吟。
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

《赋得花发上林》

灼灼花凝雪,春来发上林。

向风初散蕊,垂叶欲成阴。

人过香随远,烟晴色自深。

净时空结雾,疏处未藏禽。

菶茸何年植,间关几日吟。

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

注释:

  1.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明亮。
  2. 发上林:指春天来临,花朵盛开的景象。上林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3. 向风初散蕊:形容花朵在春风中轻轻展开。
  4. 垂叶欲成阴:形容树木的枝叶垂落下来,形成一片阴凉之地。
  5. 人过香随远:形容花香随风飘散,远远地就能闻到。
  6. 烟晴色自深:形容阳光照耀下,烟雾消散后,花朵的颜色变得更加深沉。
  7. 净时空结雾:形容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花朵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8. 疏处未藏禽:形容树枝稀疏的地方,鸟儿还没有隐藏起来。
  9. 菶茸:指嫩绿的草或植物。
  10. 间关:形容声音断断续续、时断时续。
  11. 一枝如可冀:表示希望有一枝花朵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永恒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上林园中花开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灼灼花凝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仿佛雪花一般晶莹剔透。接着,诗人用“春来发上林”一句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向风初散蕊”和“垂叶欲成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朵随风摇曳、树叶渐成荫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入挖掘春天的美。“人过香随远”一句,将花香与人的足迹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景色的美丽,更在于它所散发出的独特香气。紧接着,“烟晴色自深”一句则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烟雾消散后,花朵颜色变得深沉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净时空结雾”和“疏处未藏禽”两句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不同景象。在浓密的树荫下,鸟儿还未隐藏起来,显得有些好奇和不安;而在稀疏的地方,则可以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声。这些细节描写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人以一种浪漫的情怀结束了这首诗。“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愿景和期待,希望每一朵花都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永恒的象征。这样的结尾不仅让整首诗达到了高潮,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上林园中花开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魅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和其他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无论是语言还是意境,都显示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