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
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
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
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
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
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

冬日

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

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

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

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

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

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

注释:

  • 冬日:冬季的天气或景象。
  • 老人行人事:老年人从事各种事务。
  • 百一不及周:指事情的成功与否,有时难以预测。
  • 冻马四蹄吃:形容马匹在寒冷的冬天里仍努力前进。
  • 陟卓难自收:形容困难重重,无法摆脱。
  • 短景仄飞过:指时间的流逝迅速,像短暂的影子一闪而过。
  • 午光不上头:阳光斜射在头顶上,形容阳光不直接照射到身上。
  • 少壮日与辉:指年轻的时光充满活力和光辉。
  • 衰老日与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变得沉重和忧愁。
  • 日愁疑在日:形容忧虑如同日中之影,难以驱散。
  • 岁箭迸如雠:形容岁月如箭般飞逝,充满挑战和冲突。
  • 万事有何味:指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无味的,没有意义。
  • 一生虚自囚:形容一生都在为琐事所困扰,缺乏自由和快乐。
  • 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意思是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发现文字的益处,但已经无法再学习了。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感悟来表达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生态度的反思。首句“老人行人事”,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人生的晚年阶段。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比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不同状态,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用“百一不及周”来说明有些事无法预料,即使是最努力的人也无法完全掌控一切。接着,通过描述马在冬天艰难前行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挑战。

诗中“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等句子,运用了视觉形象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而“少年日与辉,衰老日与愁”则表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心境。诗人还通过“日愁疑在日”和“岁箭迸如仇”等诗句,表达了忧虑和挑战无处不在的观点,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两句,“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认为,无论生活中有多少乐趣和美好,最终都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这种人生观使得诗人感到空虚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自由和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