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日莫两寂寞,飘然亦同归。

春愁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日莫两寂寞,飘然亦同归。

【注释】

春愁:春天的感兴。

春物:春天的景物。

愁客:被忧愁困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遇时:碰到时机。

违:违背,违反。

辞:离去,这里指凋谢。

新枝:新长出的枝叶。

新泪:新的眼泪。

旧衣:过去的衣物。

莫:傍晚。

两:相互。

寂寞:孤独、冷落。

飘然:轻盈飘逸的样子。

同归:一起回到原处。

【赏析】

这首五绝,以写景为主,抒写了作者在暮春时节触景生情,悲愁满怀的感情。开头两句“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是说春天的景物和被忧愁折磨的人,都各得其时,互不相妨;后两句“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则是说已经开谢的旧花离开了新生的枝头,新近流下的泪水又落在那件已破旧的衣裳上。这四句诗,把春光和人的悲愁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凄婉动人的艺术境界。最后两句“日莫两寂寞,飘然亦同归”,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诗人感到更加孤寂,于是轻飘飘地离开人世,与天地万物一同回到本处去了。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当时诗人流寓巴蜀,正逢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之时,但心情苦闷抑郁,因而产生了对春天的感慨。首联写春天景物与诗人心情的不协调;颔联用拟人手法描绘出花朵的凋零和新泪的滴落;颈联写暮色渐浓,诗人的心境也变得越发孤独;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之情,以及对生死离别的认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富有哲理性,是杜甫诗作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