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
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
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
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
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明确题干中“要求”的具体内容,如解释含义、分析作用、鉴赏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等,然后结合诗歌进行具体赏析。答题时既要注意与所给诗句的对应关系,又要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合理。
本题中,第一句“牵师袈裟别”,牵师即僧徒,是僧人对佛门弟子的敬称,“袈裟”是僧侣穿在身上的外衣,这里指佛教徒的袈裟。“袈裟别”意为送别僧人,也就是送别僧徒。第二句“师断袈裟归”,意思是说,僧徒断了衣钵就回家了。第三四两句“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要离去?你的语言多么贫乏啊!这两句是说,我送你行前,你还用那贫乏的语言来劝慰我。第五六两句“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意恐被诗饿”的意思是说我担心自己因写诗而饿着肚子。“欲住将底依”的意思是我想找一个住处,请你给我找个地方。第七八两句“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卢殷刘言史”是说卢殷、刘言、史都是有名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传颂千古。“饿死君已噫”是说他们因饥饿而死,这是你造成的啊。第九十句“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不忍见别君”的意思是不忍心看你离开;“哭君他是非”是说,你想见我一面都不行吗?这两句是说自己不想见到你,是因为你总是纠缠不清、喋喋不休。最后两句,“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是对上文的总结和点睛之笔,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从全诗看,这首诗是送别僧人的诗。
【答案】
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
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
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
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
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
译文:
拉着僧徒的手,为他送别,僧徒断了衣钵就回家了。
你为什么要走呢?你说的话那么少。
我恐怕因为写诗而挨饿,想找个住处,请你给我找个地方。
卢殷、刘言、史都是有名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传颂千古。
你因饥饿而死,这是你造成的啊!
不忍心看你离开,想见你一面都不行吗?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