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

【注释】

津梁寺:唐灵州(今宁夏银川)有津粱寺,诗人曾在此游。新茶:采自新茶树的嫩芽。幕中诸公:即幕府中的各位长官。芳:芳香。涂涂:露珠。盈筐:装满了筐。阴窦:指井下。烟湿:水气蒸腾。调鼎味:烹煮食物的味道。明光:明亮的光泽。

【译文】

碧岩下的灵州,茶树刚发芽时散发出的清香。

雨露滋润,茶树上的叶子还沾着露水,采摘时也只摘了一点点。

井底潮湿,水汽升腾,好像被烟给遮住一般。

我穿着单衣,身上沾满了茶香。

幸好有好味道可以调和美食的美味,我要为陆郎中奏明皇帝。

【赏析】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一诗写在灵州津梁寺采新茶并品尝之趣。

首联“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二句是说在灵州郊外碧绿如黛的岩石之下,刚刚萌发的嫩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灵州,古称朔方、灵武,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地区。碧岩寺建于唐朝元和十四年(819年),位于灵武城西约20公里的山麓上,是当地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这里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少雨,因此茶树生长条件较为恶劣。但灵州人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将荒沙改造成良田,种植茶叶,发展茶业。碧岩寺附近就有许多茶园,灵州出产的绿茶品质优良,闻名远近。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游览灵州一带后,在寺内采摘新茶的情景。“初散芳”,点出了时间、地点和季节,表明正是春天采摘新茶的时候。“灵州碧岩下”,交代了地点。这两句诗写得自然流畅,没有堆砌华丽词藻,却把景物写得十分生动。

颔联“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二句是说采摘下来的新茶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而诗人自己采集的茶叶还没有装满一个竹筐。这两句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茶树刚刚萌芽时,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而诗人采摘的茶叶还不够满满地装在一个竹筐里的情况。这里的“涂涂”是指露珠挂在树叶上的形态,而“采采”则是指采摘的茶叶不够满。这两个动词的使用,既表现了茶园的春意盎然,又表现出诗人对新茶的喜爱之情。

颈联“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二句是说井下潮湿,水汽上升,好像被烟给遮住了一般,诗人穿着单衣,身上沾满了茶香。这里的“阴窦”指的是井下的潮湿之地,而“单衣”则是指诗人所穿的衣服不够保暖。这两个词的使用,既表现了环境的特点,又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尾联“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二句是说幸好有好味道可以调和美食的美味,我要为陆郎中奏明皇帝。这里的“调鼎”是指烹煮美食,而“奏明光”则是说向皇帝汇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和决心的情感。

这首诗以灵州一带的风景和物产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在寺庙内采摘新茶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色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